文/潘仲光 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总裁,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特邀副主席、中国50人经济智囊团成员,世界积分组织前董事。
最近,LIV系列赛关于获取世界积分的曲线策略又引发了关注。从诞生开始,LIV系列赛就因为高额的球星转会费,以及与美巡赛欧巡赛等主流传统巡回赛之间的斗争不断引发争议。
新巡回赛组织想要申请男子世界高尔夫积分组织需要两年观察期,暂且不提世界积分组织董事会里美欧巡回赛的影响力,这两年的等待期就足以让LIV系列赛中几乎无法参加其它顶级巡回赛的明星球员们的世界积分下降至底部。而世界积分对于LIV系列赛未来能否吸引更多球星叛离美巡赛,能否为球星们保持个人商业价值及大满贯赛的参赛资格,至关重要。
因为太重要了,所以LIV想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巧妙的办法:与拥有世界积分的中东北非二级巡回赛MENA Tour共同认证赛事。当然,赛程宣布不到一天时间,世界积分组织就以“未能有充分时间调查”为由对中东北非二级巡回赛进行审查。显然易见,在所谓的共同认证下,LIV系列赛中没有一位中东北非二级赛的参赛球员,公然的违规操作足以让世界积分组织取消小巡回赛的会员资格。
因为没有世界积分,所有转会球员的世界排名不断下降,以达斯丁·约翰逊为例,即便四周内打败了15位大满贯赛冠军,世界排名却从13跌到了第22位。9月,48位LIV球员联盟写信给世界积分组织,申请该系列赛加入并为球员们补齐之前赛事的积分。但LIV系列赛为什么很难得到世界积分?可以说,除了奖金够高,它几乎不符合世界积分组织的要求:
1:LIV没有公平公开无歧视选拔加入会员的方法。
2:每场比赛都没有晋级线,球员参赛就能拿奖金且全部是少于75人的有限小规模阵容。
3:参赛资格没有明文规定优先顺序且全部是邀请制。
4:LIV不具备连续两年每年超过10场比赛的基本要求。
这些世界顶尖球员按照两年的递减公式,如果真要等两年才能拥有世界积分的话,球员的积分都会变成零。顶尖球员没有世界排名也将是一个世界级的笑话。
在我看来,LIV系列赛的发明和成立是值得称赞的,竞争一定会让高尔夫世界更美好,但极端和对抗性的做法却很难成功。有新闻称,LIV系列赛的CEO大白鲨诺曼正和福克斯谈合作,但有可能会是巡回赛出钱买断直播时间而非电视台付费买版权。如果世界级的电视台和赞助商都不愿意付费,富爸爸再怎么有钱也有一天会断粮。那么LIV系列赛到底有没有可能获得世界积分和版权收入?
媒体不愿意签约是因为美巡赛。已经与美巡赛合作之后,媒体不可能违约或在有冲突的比赛之间选择直播对象。但并不是所有的巡回赛之间都存在互斥关系。女子中巡CLPGA原来就有一个计划在冬季举办邀请赛——我们在LPGA休息的季节,邀请世界顶级选手到中国参赛。这样的规划美巡非常乐意配合。避开时间冲突才是三赢的做法:球员有额外收入、媒体有节目播放、中国球员有顶级选手加分增加世界积分和提高排名。
如果没有合作的可能,LIV要怎么获取世界积分?两年的观察期不可避免,对于世界积分组织来说犯规或特殊待遇的操作是不可行的。那么两年内球员的世界积分递减怎么办?共同认证确实是一条好出路。女子中巡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采取这种方式,与美巡赛、日巡赛、韩巡赛、欧巡赛和澳巡赛共同认证很多比赛,中国选手也因为共同认证(Co-Sanctions)实现了快速增加世界积分的梦想。
但LIV系列赛相似的操作为什么被拒绝?因为参赛阵容中根本没有拥有世界积分的巡回赛会员。LIV的特色就是48位球手分16个3人组同时开球,确保全部比赛同时结束。亮点是所有球员都在同样的时间段内互相比拼,且不会出现不同球手在不同天气状态下比赛的不公平性质。直播节奏更快,观众可以从头到尾看完比赛。
而世界积分组织允许的两个巡回赛共同认证赛事,唯一要求是拥有世界积分的会员组织必须有超过一半的选手参赛。只要LIV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实现目前的48人比赛又可以符合世界积分组织要求。做法很简单:1组3人的话,18洞同时开球的比赛可容纳36组或108人同时比赛的。大方一点,48人与中东北非二级赛的60人同时比赛会有什么问题呢?他们的球员怎么可能打得过LIV的明星球员呢?作为感谢,LIV可以给对方球员额外奖金,比如8万美元给淘汰的球手做补贴就足够了。我相信没有补贴也会有很多球员争先恐后的加入中东北非二级赛,谁不希望与世界顶级球员比赛呢?
但如果这样做,LIV还会是自己标榜的LIV吗?它可能因此变成了一个完全违背自己创立初衷却符合世界积分组织要求的巡回赛:1、拥有了公平公开无歧视的加入会员的方法;2、每场比赛变成有CUT的晋级大赛;3、参赛资格不再是完全邀请制可以通过排名资格参赛;4、每年超过10场比赛;5、奖金本来就达标。
那还和他所对抗的美巡赛或者欧巡赛有何区别呢?当一切融合之后,LIV的球员有可能被小小中东北非二级巡回赛的球员打败,那会让人感到没面子吗?